原標題:吃下“定心丸”,裝上“助推器”,注入“穩定劑” ——
北川:三維發力讓營商環境優無止境
政策扶持“強保障”
精準對接企業“點單”和政府“上菜”供需兩端,構建多向企業“征點子”、多方論證“制單子”、多措并舉“上好菜”的全流程服務體系,有效提高政策制定的精準度、匹配度;扎實開展政企聯動,落實促就業、保民生政策,有效破解企業“招工難”問題
服務升級“提效能”
通過整合關聯事項、強化數字賦能、優化服務機制等改革創新真招實招;組建專班清理重復審批事項,實現審批事項“多合一”,并通過“一窗受理、并聯審批、統一出證”模式,做到“一套材料、一次申報”即可辦結
法治護航“筑防線”
定期開展企業“法治體檢”,解決合同風險、用工管理等問題;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宣講活動,將法律法規與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有機結合;設置行政復議咨詢服務點,按規定受理涉企復議案件
營商環境是區域發展活力的“晴雨表”,更是現代化經濟體系中企業茁壯成長的“沃土”與“基石”。近年來,北川始終錨定企業核心需求,以精準施策破解發展難題,通過政策扶持“強保障”、服務升級“提效能”、法治護航“筑防線”三維發力,打出優化營商環境“組合拳”,推動營商環境向優而行、持續升級,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北川新縣城航拍圖
政策精準滴灌+供需高效對接
為企業發展吃下“定心丸”
“這筆貸款真是‘及時雨’!我們通過‘園區e貸’購置了全新的生產設備,專門用于開發醬類產品、復合醬料和熟肉制品。”北川羌妹子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涂蓉高興地說。據了解,在北川經開區“一中心多組團”產業布局中,“園區e貸”創新采用“政府推薦+銀行盡調”模式,通過多維評估企業基本信息、經營狀況及貸款用途,實現純信用貸款最高300萬元額度。自試運行以來,該業務已為園區12家企業發放貸款2000余萬元,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金融活水”。
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北川的創新舉措不止于此。“將低空經濟作為主導產業,率先制定‘低空十條’專項政策,堅持‘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的服務理念,形成集研發、測試、制造、運營、培訓、應用為一體的低空經濟全產業鏈發展格局。”北川經開區有關負責人介紹,此外,還對入駐園區企業在廠房租金、設備購置、人才引進等方面給予全方位支持。截至目前,已累計落實招商引資政策資金7000萬元,帶動62家低空經濟企業集聚發展,園區低空經濟產業規模達38.5億元,較2021年翻了兩番。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人才是第一資源,北川通過落實舉措吸引人才、完善政策留住人才、推動產業賦能人才,為地方經濟和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今年上半年,已引進飛行器動力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人才2名,聯合通航產業園區、四川泛美職業技術學校等,舉辦CAAC民用無人機操作員培訓,300余人參訓。
變“政府端菜”為“企業點菜”,由原來的“我要怎么辦”到現在的“企業需要我怎么辦”……北川精準對接企業“點單”和政府“上菜”供需兩端,構建多向企業“征點子”、多方論證“制單子”、多措并舉“上好菜”的全流程服務體系,有效提高政策制定的精準度、匹配度。通過定期召開的“禹企同行”茶話會和“優化營商環境面對面”座談會等形式,廣泛收集企業意見建議。2025年上半年,已收集企業訴求44件,辦結44件,辦結率100%。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北川還扎實開展政企聯動,落實促就業、保民生政策,有效破解企業“招工難”問題。“北川用工保障措施很實在,特別是‘人社專員’聯系服務企業制度,為我們精準匹配了30多名技術人員。”四川省樂川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易冬梅深有感觸地說。除了招聘會現場的雙向奔赴,2025年北川還及時發放企業吸納就業社保補貼、崗位補貼33.38萬元,發放招工成本補貼 6.8萬元,讓優良的營商環境成為推動北川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
市民在高效辦成一件事窗口辦理業務
智慧服務升級+全流程效能提升
為企業成長裝上“助推器”
走進北川政務服務中心大廳,“高效辦成一件事”專區前來辦事的企業絡繹不絕。正在辦理施工許可的四川九駿建筑公司負責人張先生告訴記者:“原來辦施工許可需要35個工作日,現在只需要5個工作日,效率提高太多了。”
北川通過整合關聯事項、強化數字賦能、優化服務機制等改革創新真招實招,持續提升服務效能。針對“審批環節繁、材料重復交”等問題,打破行業、部門職能壁壘,組建專班清理重復審批事項,實現審批事項“多合一”,并通過“一窗受理、并聯審批、統一出證”模式,做到“一套材料、一次申報”即可辦結。目前,已整合50項審批事項。其中,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審批材料由12份精簡至5份,企業開辦平均審批時長壓縮至0.5個工作日,今年新增市場主體近300戶,公共資源交易全流程電子化采購率達100%。
數字化改革讓政務服務更智能、更便捷。“北事通”政務服務微信小程序,集成“衢北通辦”“政策直達”“企呼必達”等功能模塊,企業可隨時查詢政策、提交訴求、辦理業務。截至目前,全縣1434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一網通辦”,全程網辦率超98%、即辦率超 80%,材料減免超50%,時限縮短近96%。今年上半年,“高效辦成一件事”專區辦理企業事項4739件,川渝通辦、跨省通辦事項認領率及按時辦結率均為100%。
此外,北川還創新推出“政務服務+”模式。北川稅務立足當地旅游資源優勢,針對新興旅拍行業,組建了由稅收業務骨干組成的專家團隊,梳理行業涉稅需求,推出涵蓋稅收政策、辦稅指引、風險提示(包括收入類型認定、增值稅處理要點、稅前扣除憑證管理、個人所得稅與社保費政策、風險防范建議等內容)的“稅收服務大禮包”,助力新興產業發展。永昌鎮便民服務中心開展“提前一小時上崗”“延時服務”“預約服務”“代辦服務”等業務,不斷優化服務舉措,讓群眾、企業辦事更舒心。下一步,北川還將推進“智匯東西—智聯衢北”信息化建設項目,進一步升級智能取號、延時預約等功能,讓企業和群眾辦事更便捷。
北川多部門向企業反饋“綜合查一次”結果
法治護航兜底+柔性執法賦能
為市場秩序注入“穩定劑”
“多虧了你們的幫忙,和隔壁公司的糾紛才圓滿解決了。”在北川司法局,前來調解的企業連連道謝。原來,兩家企業因土地占用問題爭執不下,矛盾糾紛不斷。北川司法局在了解情況后,立即組織專業調解團隊,通過實地勘察、多方協調,最終促成雙方達成一致協議。近年來,北川司法局堅持以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為導向,充分發揮行政調解在化解社會矛盾、優化營商環境和維護社會穩定中的積極作用,助力企業紓困解難。今年,通過創新建立的“一站式”涉企矛盾化解機制,在應急管理、住建等重點行業成立了10個行政調解組織,已成功化解涉企糾紛17起。
行政執法監督是企業的關注焦點,也是助力優化營商環境的有效措施。北川司法局開展行政檢查“綜合查一次”,入企檢查率同比縮減41.48%,顯著減輕企業負擔;全面推行“天府入企碼”,執法行為全程可追溯,企業滿意率100%。
為了讓各類市場主體在北川放心投資、安心經營。北川市場監管局積極開展商業秘密保護工作,指導康養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評定為全省商業秘密保護創新試點單位。堅持執法檢查既有力度又有溫度,辦理7件免予處罰案件,減免罰沒款11.4萬元。在今年7月中旬召開的公平競爭專題座談會上,12家企業代表暢所欲言,就市場準入、監管執法等提出意見建議,會上收集訴求問題34個,建議25條,其中,涉及公平競爭及市場準入相關問題3條,均已有序推進辦理。
幫助市場主體完成信用修復,定期開展企業“法治體檢”,解決合同風險、用工管理等問題;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宣講活動,將法律法規與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有機結合;設置行政復議咨詢服務點,按規定受理涉企復議案件;將公證辦理時限壓縮60%,創新做法兩次被央視新聞頻道報道……從政策“主動送”到服務“上門辦”,從執法“有溫度”到法治“全護航”,北川的營商環境優化之路,正成為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樣本。
營商環境如活水,發展機遇似春潮。如今的北川,有潤澤企業的“陽光雨露”,更有言出必行的誠意擔當。未來,北川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優質的服務、更加公正的環境,堅持當好企業的“服務員”和“守護者”,以飽滿的熱情迎接來自五湖四海的投資興業者。(楊國華 吳培剛 記者 唐舒琪 文/圖)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