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渠鎮章邦小草原露營基地
海峽兩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動
游客在鄉村市集上購買鹽亭特色美食
健康樂跑吸引眾多游客參加
航拍墨竹里風情街夜景
嫘祖故里景區,莊重的鼓樂聲余韻悠長,海內外華人肅立拜謁華夏母親;墨竹里風情街夜市,麻辣牛肉的焦香與文創燈籠的暖光交織;梓江河畔的熒光綠道上,夜跑者的身影與粼粼波光相映成趣…… 近年來,鹽亭,這座蘊含千年文脈的山水之城,正以文化為魂、融合為徑、創新為筆,讓嫘祖的桑蠶智慧煥發新生,讓文同的清風竹韻觸手可及,讓田園牧歌與城市煙火共同奏響“文旅活縣”的動人樂章。今年上半年,鹽亭第三產業以7.7% 的增速成為縣域發展新引擎,三產增加值達68.35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1.32億元,增長7.3%,規上文化體育娛樂業營收增長26%,一幅“農文體旅”深度融合、協同發展的活力畫卷徐徐展開。
□ 記者 彭紫薇/文 鹽亭融媒供圖
文化賦能 千年文脈釋放獨特魅力
走進鹽亭縣永泰鎮文同詩竹園,一座現代風格的清風館靜立竹海。步入館內,一尊“清貧太守”正襟危坐看書的雕塑映入眼簾。“文同,鹽亭縣永泰鎮人,是北宋時期著名的詩詞書畫大師,成語‘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更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清官,史稱‘清貧太守’……”解說員張璦玲的話語句句鏗鏘,將文同的生平娓娓道出。
為凸顯文同詩竹園主題特色,館外設有“清風廊”“正氣亭”“詩竹大道”“高院寺字庫塔”“西部第一硯池”“浮雕廣場”“廉政文化廣場”等廉潔文化場景,園內以竹為主要植物,兼具教育性與文化性,讓參觀者在行走中學習文同文化。
文同文化的活化重生,是鹽亭打造文化IP的生動縮影。近年來,鹽亭精心打造三大文化品牌:以嫘祖文化為首位,高質量舉辦海峽兩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動,推動“華夏母親嫘祖故里祭祖大典”升格為國家級公祭典禮,加快嫘祖故里創國家4A級景區步伐,同步推進嫘祖圣境、嫘祖小鎮建設;文同文化聚焦廉潔內核,將詩竹園打造成省級廉潔文化基地;底蘊深厚的岐伯文化,成為鹽亭生物醫藥產業建圈強鏈的文化根基。
文化賦能不止于基地建設。文同詩竹園同步推出竹編手工、書畫展覽等系列主題活動,讓游客在欣賞自然風光的同時,體驗竹編技藝,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孩子親手制作了竹編作品,特別有成就感,這是一次有意義的假期旅程。”游客左女士說。
市委八屆十次全會將文旅深度融合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為綿陽文旅產業繪制了清晰的“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鹽亭將貫徹落實市委全會精神,聚焦文旅深度融合,推進文旅產業發展,持續擦亮“嫘祖文化”品牌,加快嫘祖故里創4A景區進程;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構建鄉村旅游矩陣,發展景觀農業、休閑漁業等業態;打造墨竹里商業街、南街美食街等消費場景,將文旅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助推鹽亭高質量發展。
串珠成鏈 農文體旅深度融合共生
當文化基因被激活,如何融入廣袤鄉村繪就富民新圖景?鹽亭的答案是:串珠成鏈,融出“豐”景,激發鄉村消費新活力。
今年“五一”假期,高渠鎮章邦小草原的夜跑活動吸引了大批游客,近800名樂跑選手從章邦小草原出發,迎著暮色踏上6.5公里鄉村賽道奔向花都大橋。這條賽道串聯起,梓江河堤、桑田綠道,沿途古樹參天、江景如畫,比城市馬拉松多了份自然與詩意,成為一項網紅運動項目。
與樂跑同步的是章邦小草原上熱鬧的鄉村市集。20余個展位整齊排列,桑葉茶、嫘祖豆瓣等當地特產琳瑯滿目,現蒸的“梓江鱖魚”香氣四溢,吸引游客爭相品嘗。舞臺上,獨唱、歌舞等精彩表演輪番上演,觀眾席地而坐,一邊欣賞演出,一邊感受鄉村晚風的輕撫,享受著難得的悠閑時光。
“樂跑不僅僅是健身,更主要的是讓大家在運動中感受鄉村生態之美。”高渠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魏川說,未來將常態化開展鄉村文化市集和文旅活動,讓游客“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
近年來,鹽亭積極構建“1+N”鄉村旅游矩陣,探索“以線帶點、融合共生”發展模式,精心打造“千年文脈·尋根嫘祖”與“田園牧歌·悠游假日”南北兩條精品旅游線,主動融入周邊縣(市、區)文旅線路,助推文旅產業融合發展。
兩條“珠鏈”串聯起嫘祖故里景區、七里花鄉、巨龍水產現代農業園、文同詩竹園等核心景點,更以“內聯外暢、近悅遠來”的思路,以重點景區為核心、網紅打卡地為特色,培育文旅消費新場景與新地標,構建特色美食生態,壯大“賽事+”“演藝+”等文旅消費新業態。
場景煥新 夜經濟激發消費新活力
夜幕降臨,鹽亭的城市脈搏在璀璨燈火與創新科技的交織中,激蕩出夜經濟的澎湃活力。
墨竹里風情街作為鹽亭文商旅融合新引擎,正釋放“白+黑”全天候消費魅力。步入街區,美食香氣四溢,人流如織,特色小吃攤、網紅飲品店、文創手工作坊等依次排開。市民三三兩兩品嘗“鹽亭火燒饃”“麻辣牛肉”,選購手工藝品,盡享夜間煙火氣。
墨竹里項目負責人晏福源介紹,街區夜晚客流約3000人,有商鋪攤位幾十家,下一步,將有50余家商鋪入駐,并融入本地文化開展演藝活動,力爭“天天有活動、周周有表演、月月有比賽”。
除了美食購物,鹽亭夜間文化體驗同樣亮眼。縣城文化廣場定期舉辦露天電影、非遺戲曲展演;多家書店和咖啡館延長營業時間,推出“夜間閱讀沙龍”,滿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現在晚上能逛的地方多了,帶孩子看表演、與朋友喝咖啡,生活更有滋味了,鹽亭的煙火氣越來越濃。”市民但先生說。
政策“組合拳”精準撬動消費潛能。鹽亭出臺系列扶持政策,延長公共交通運營時間、發放消費券、簡化商戶審批流程;深挖本地文化資源,將蠶桑文化、農耕元素融入夜間文旅項目,吸引了眾多周邊游客。一系列的“組合拳”推動鹽亭文旅消費從“流量”向“留量”“增量”邁進。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鹽亭夜間消費額同比增長42%,占全天消費比重達35%,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在“文旅活縣”實踐戰略中,鹽亭目標愈發清晰:到2027年,嫘祖文化品牌更響亮,以鄉村旅游為支撐的文旅產業特色更鮮明,培育優質文旅企業20家,形成具有鹽亭特色的文旅融合業態。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