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出版的《四川日報》刊發文章《去年11月至今,“星光夜市”就業服務已舉行63場,累計吸引近2萬人次參與 “逛著夜市找工作”》,關注綿陽游仙區將夜間經濟與就業服務深度融合,打造“星光夜市”服務模式,深受群眾歡迎。全文如下:
去年11月至今,“星光夜市”就業服務已舉行63場,累計吸引近2萬人次參與
“逛著夜市找工作”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春華
夜色漸濃,綿陽市游仙區孔雀公園夜市逐漸熱鬧起來。生蠔在炭火上滋滋冒油、脆皮腸烤得金黃酥脆、魷魚須在鐵板上卷曲成花……空氣中飄散著誘人的香味,吸引市民游客在各個攤位前駐足。
“90后”周林富的炸蘑菇小吃攤前,等候的顧客排起了隊。“之前逛夜市時看到有招聘和學技能的信息,我學會炸蘑菇后,就擺了這個攤,沒想到生意這么好……”周林富忙得不可開交。
周林富在夜市上遇到的招聘和學技能信息,正是游仙區就業服務的新探索——為更好服務青年群體就業,游仙區將就業服務與夜間經濟深度融合,把招聘活動搬到青年人群聚集的夜市上,助力大家“逛著夜市找工作”。
9月30日晚,記者在孔雀公園夜市看到,除了一個個攤位,“就業驛站”“創業孵化”“夜市不打烊 好職等你‘淘’”等各類就業標語也十分醒目。
一塊展板上,密密麻麻都是用工企業招聘信息。“快來看看招聘信息吧!掃碼登記求職信息還送夜市消費優惠券!”游仙區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運營負責人湯丹楊與工作人員熱情招呼過往市民,不時有人停下來仔細查看展板上的用工信息。
“沒想到逛夜市還能順便找工作,而且還能通過VR直觀看到用工環境!”市民楊小姐和她的朋友想做電商主播,在工作人員引導下,掃碼填報相關資料,很快大數據就為她們匹配了適宜的招工信息。
“現在我們每周在夜市開展一次這樣的就業服務,相關招工信息來自綿陽市、游仙區兩級人社部門及我們園區本身。為保證時效,信息都是定期更換;如果展板上沒有求職者中意的信息,還可掃碼關注我們的線上招聘獲得更多求職機會。”湯丹楊介紹,傳統招聘會一般是工作日的白天在固定場館舉行,與青年群體夜間活躍且注重體驗的特點有些錯位。去年11月起,游仙區嘗試將就業服務搬到青年聚集的夜市,打破傳統招聘時空限制,讓就業服務更“接地氣”。這一做法被命名為“星光夜市”。
截至目前,“星光夜市”就業服務已舉行63場,累計吸引近2萬人次參與,其中35歲以下青年占比超70%,有2000余人實現就業或技能學習。
“這是一場夜間經濟與就業服務的‘雙向奔赴’。”孔雀公園夜市管理公司執行經理車書龍說,如今,隨著“星光夜市”知名度不斷提升,孔雀公園夜市的客流量明顯增加。游仙區人社部門也計劃,今年底前將“星光夜市”就業服務模式推廣到全區夜市。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