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由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主辦的新質生產力人工智能大會暨對接交流會在綿陽市科發鉑麗酒店舉行。作為本屆科博會的子活動之一,會議吸引了來自全國多個省市的企業負責人、高校專家以及金融投資機構高管等嘉賓到場,通過經驗共享、智慧碰撞和項目路演,為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副理事長、秘書長王羽在致辭時表示,智能經濟是由智能科技、智能產業、智能應用、智能商業、智能金融、智能文化等一體化智能生態體系為驅動和支撐的經濟躍遷形態。縱觀人類發展至今,經濟可以劃分為五個時代。其中,經濟1.0時代—農耕經濟、經濟2.0時代—工業經濟、經濟3.0時代—信息經濟、經濟4.0時代—數字經濟、經濟5.0時代—智能經濟。發展新質生產力,比較核心的主線任務就是推動數字經濟邁向智能經濟,其工作主線是以“數據要素驅動、人工智能賦能、智聯信息通信、高端先進制造”為支撐,構建“智慧系統、具身智能、指控系統、智能應用、智能社會”五大體系,通過“科技創新、產業落地、資本驅動”打造若干場景,從而開創智能經濟,引領經濟躍遷,創建經濟5.0時代。
“人類進化與AI進化的步伐是很相似的,例如人類進化第一步是直立行走,而AI進化則是基于大模型的智能體……”交流會以一組“干貨滿滿”的經驗分享開場,北京郵電大學數據科學中心主任、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智能體互聯網分會首席科學家劉軍以《智能體互聯網協議建設與應用》為題,通過人類進化史和AI進化史的展示圖,向與會嘉賓詳細講解了AI的發展經過,并預測了人工智能未來發展方向。“智能體是未來中國IT等產業發展的主題。”劉軍表示。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副研究員、碩導朱圓恒,九科信息技術(深圳)有限公司智能體產品負責人燕偉桐,九洲軟智產業高級解決方案總監李偉凱分別以《開放環境的多智能體決策智能》《企業AI智能自動化的未來 打造數字員工組織》《從賦能到共生:數字人員工時代的人機協同新范式》為題,為參會者提供了頗具參考價值的實踐范例,與大家分享了突破“卡脖子”技術、開拓新場景的故事。
其中,燕偉桐從企業業務自動化發展狀況和新一代GUI Agent-bit-Agent兩個方面進行主題分享,讓與會嘉賓興趣頗深——
“九科下一代企業自動化產品的核心特性體現在低門檻交互式輔助設計、智能性與可控性兼備、自動應對異常與變動以及數字員工團隊組織與協作等方面。”燕偉桐一句句話語擲地有聲,讓人們直觀感受到了民營經濟在前沿領域的“硬實力”。
在項目路演環節,深圳市鼎馳科技發展有限公司AI科技中心總經理、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AI聯合創新實驗室副主任魏士博就《知識圖譜、大模型與智能體融合驅動的企業級海量專業文檔知識管理平臺》項目、中國工商銀行綿陽分行科技金融中心負責人曾成就《擁抱智能浪潮 賦能金融未來》項目、成蹊(香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閆婧以《以AI智能體服務科學家創業融資及企業成長》項目、江蘇榕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付寅峰就《AI賦能情緒心理健康》項目、格陸博科技有限公司產品經理王夢迪就《智能線控制動及底盤域控技術發展》項目分別進行路演。
交流會結束時,不少人仍在熱烈討論著會上交流分享的“智慧果實”,這些智慧碰撞必將成為綿陽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在新質生產力賽道上續寫更多中國人工智能的精彩故事。
?。ㄓ浾?周鈺 李媛媛)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