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參觀UTV全地形越野車
綿陽新聞網訊 9月27日,第十三屆中國(綿陽)科技城國際科技博覽會進入開展第二天,現場人流如織,各類前沿科技產品令人目不暇接。在人工智能與汽車產業深度融合展區,一組獨特組合吸引了記者目光:一輛涂裝硬核迷彩的全地形越野車(UTV)車頂上方穩穩停放著一架六旋翼無人機,宛如蓄勢待發的“空中哨兵”。
“這大家伙看著就帶勁,山路十八彎都不‘虛火’!”熱愛越野的市民石先生是一名汽車教練,他饒有興致地走上前,在工作人員引導下,成為這款由SPEED UTV與無人機組成的“立體化全域作業系統”的體驗者之一。
據極速超卡公司技術工程師樊猛介紹,這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越野車。“它不僅僅是一臺能征服崎嶇地形的裝備,更是無人機的‘地面母艦’。”記者了解到,這套系統借助人工智能技術,打通了空中與地面的信息及行動閉環。UTV憑借強悍的全地形機動性,可將指揮、通信和補給前沿推進至普通車輛難以直達的復雜區域;同時,它本身還是模塊化移動平臺與能源中心,能為無人機提供起降、收納、快速充電及能源補給服務,大幅延伸無人機的作業半徑與任務時長。
“這意味著,無論是城市應急調度、山林火災救援,還是廣袤農田的植保巡檢,這套系統都能實現‘空地協同’作戰。”記者一邊聆聽講解,一邊仔細觀察發現,UTV的后貨箱可根據任務需求快速加裝不同平臺,無人機下方的掛載裝置也印證了其執行噴灑等具體任務的能力。樊猛補充道:“人工智能算法負責完成任務規劃、路徑優化以及無人機自主起降與巡航,真正實現了智能化、立體化作業。”
體驗完“硬核”越野系統后,石先生的視線又被旁邊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展臺的精巧智能網聯小車吸引。與SPEED UTV的野外全域作業定位不同,這款小車聚焦智能網聯技術的教學實訓與研發驗證。
據該研究院產品工程師弋帥介紹,這款小車身手不凡,集成了SLAM(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自主導航、高精度循跡及智能避障等自動駕駛核心功能。更引人注目的是,它與遠程控制終端系統深度融合,能將自動駕駛過程中感知、決策、規劃等類似“黑箱”的復雜內部過程,通過圖形化界面實時、直觀地呈現出來。
“這種將抽象理論轉化為可視化交互實踐的模式,能讓學習者開展深度交互學習,高效錘煉智能網聯汽車從裝配、調試到測試的系統性工程思維與實踐能力。”弋帥表示,這套方案致力于縮小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間的鴻溝,同時也是企業開展敏捷研發的輔助工具。
從征服自然險境的“空地協同”越野平臺,到孕育未來人才的智能網聯教學工具,記者在科博會上的所見所聞,正是人工智能技術深度賦能汽車行業、拓展其應用邊界的生動縮影。如今,汽車不再僅是交通工具,既可以是應急救援的先鋒、農業現代化的助手,也能成為培養未來工程師的“活教材”。人工智能為汽車賦予了“大腦”與“眼睛”,讓其變成能適應多種場景的智能伙伴。(記者 李春梅 劉鳳君 彭雪 劉晏男 李媛媛 王勇 文/圖)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