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28日電 (記者梁秋坪、郝萍)記者從公安部獲悉,今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共立案偵辦相關刑事案件1.4萬起,集中偵破湖北謝某紅等人制售偽劣拼裝汽車案、重慶楊某某等人銷售假冒品牌電動車電池案等一批重大案件,打掉一批職業化犯罪團伙,摧毀一批跨區域犯罪產業鏈條。
工作中,各地公安機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法理念,緊緊圍繞對提振消費牽動性強、增長空間大、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產品,依法嚴打侵權假冒犯罪,強化破案攻堅,形成強力震懾;協同市場監管、消防救援等部門推進涉消防產品、城鎮燃氣、電動自行車安全等“一件事”全鏈條治理,推動構建閉環監管機制;強化行刑銜接、紀法銜接,暢通案件雙向移送渠道,通過向有關部門發送“公安提示函”等有益做法,深化以案促改促治,推動堵塞漏洞和薄弱環節,助力源頭治理和綜合治理;積極拓寬便民利企交流咨詢、舉報投訴渠道,開通上線全國環境資源和食品藥品犯罪線索舉報平臺,及時受理處置舉報線索,讓人民群眾的關心關注成為發現問題、推動工作的“源頭活水”。
今日,公安部公布8起依法打擊侵權假冒犯罪典型案例。
1、遼寧公安機關偵破孔某等人制售假冒品牌箱包案。2025年4月,遼寧省本溪市公安機關根據群眾舉報線索偵破該案,抓獲犯罪嫌疑人44名,搗毀犯罪窩點30個,打掉犯罪團伙4個,現場查獲假冒品牌箱包4萬余個,五金、外包裝盒等10萬余個,假冒品牌皮料150卷,半成品皮片5萬余片,涉案金額1億余元。經查,2020年1月以來,犯罪嫌疑人孔某等人長期進購皮料、五金、包裝紙盒等原材料,組織生產、加工假冒品牌箱包,并通過下游多個銷售團伙利用電商店鋪、線下門店等方式向外銷售。
2、上海公安機關偵破黃某海等人制售假劣香氛產品案。2025年4月,上海市虹口區公安機關根據權利人企業舉報線索偵破該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6名,搗毀犯罪窩點7處,現場查獲假劣香氛產品9400余盒、香片6000余片,涉案金額4500萬元。經查,2023年1月以來,犯罪嫌疑人黃某海等人在未經權利人企業授權許可的情況下,設立制假窩點,選用劣質香精、蠟材為原料,組織工人生產假冒品牌車載香薰、擴香器、香氛蠟燭等產品,貼標包裝后由下游經銷商通過電商店鋪等方式向外銷售。
3、浙江公安機關偵破沈某等人制售偽劣柴油案。2025年6月,浙江省臺州市公安機關通過工作中發現線索偵破該案,抓獲犯罪嫌疑人26名,搗毀犯罪窩點3處,打掉犯罪團伙4個,現場查獲油罐車24輛、偽劣柴油60余噸,涉案金額1.17億元。經查,2023年8月以來,犯罪嫌疑人沈某等人購入基礎柴油及芳烴、變壓器油等化工原料,勾兌混合后打著“國標0號柴油”的幌子,向建筑工地、物流中心等進行銷售。經鑒定,涉案柴油多項指標不符合國家標準。
4、安徽公安機關偵破王某國等人制售假冒品牌硒鼓案。2025年6月,安徽省滁州市公安機關根據權利人企業舉報線索偵破該案,抓獲犯罪嫌疑人3名,搗毀犯罪窩點7處,現場查獲假冒品牌硒鼓2.3萬套、配件及包材8.6萬件,涉案金額5000余萬元。經查,2024年7月以來,犯罪嫌疑人王某國等人通過網絡購買大量低價硒鼓,組織人員將原包裝上的品牌標簽除去,再粘貼上知名品牌標識,按照不同型號對應包材進行封裝后,通過電商店鋪對外銷售。
5、山東公安機關偵破劉某太等人制售偽劣衛生用品系列案。2025年3月,山東省濟寧市公安機關根據工作中發現線索偵破該系列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8名,現場查獲偽劣紙尿褲、衛生巾69.4噸,涉案金額2000余萬元。經查,2022年3月以來,犯罪嫌疑人劉某太等人成立公司,在無任何生產資質的情況下,從多個紙尿褲、衛生巾生產廠家收購殘次品和邊角料,分揀包裝成成品,或加工成木漿、塑料顆粒等材料,并向外銷售。
6、湖北公安機關偵破謝某紅等人制售偽劣拼裝汽車案。2025年5月,湖北省十堰市公安機關根據群眾舉報線索偵破該案,抓獲犯罪嫌疑人8名,搗毀犯罪窩點3處,現場查獲偽劣拼裝汽車240余臺,涉案金額4500余萬元。經查,2024年4月以來,謝某紅等人在電商平臺推銷品牌二手汽車吸引客戶下單,按照車輛品牌、配置等訂單要求,購買報廢車拆卸下來的發動機、變速箱、駕駛室、車架、前后橋等零部件進行非法拼裝,對車架號、發動機號等進行篡改,并偽造車輛登記證書、行駛證、車輛號牌等手續。
7、重慶公安機關偵破楊某某等人銷售假冒品牌電動車電池案。2025年5月,重慶市綦江區公安機關根據群眾舉報線索偵破該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3名,搗毀犯罪窩點4處,打掉犯罪團伙3個,現場查獲假冒品牌電動自行車、摩托車電池3.26萬只,假包裝材料4400余套,白版電池1300余只,涉案金額3000余萬元。經查,2024年9月以來,犯罪嫌疑人楊某某等人利用在某品牌電源公司工作的便利,勾結他人非法生產無任何標識的白版電池,貼標后將假冒電池混雜在正品中向外銷售。
8、四川公安機關偵破盧某林等人假冒品牌電視機案。2025年6月,四川省成都市公安機關根據工作中發現線索偵破該案,抓獲犯罪嫌疑人30名,搗毀犯罪窩點5處,現場查獲假冒品牌液晶電視機302臺、假冒注冊商標標識3.1萬套,涉案金額3000余萬元。經查,2023年11月以來,犯罪嫌疑人盧某林等人在未經權利人企業授權許可的情況下,設立生產窩點,購進液晶電視機零配件,通過貼標、置入已破解的品牌電視機內置程序和電子商標等方式組裝生產假冒品牌電視機,后開設多家電商網店向外銷售。